非遗保护 INTANGIBLE

省级非遗项目《月儿落西下》

日期:2022-10-20 10:56:18 阅读:1053
分享到:

月儿落西下

 

基本内容

《月儿落西下》于2007年3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府函[2007]42号),其序号为“5”,编号“Ⅰ—5”,项目名称为民间文学《月儿落西下》,其申报地区及单位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文化馆。

《月儿落西下》指流传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一种民间叙事诗(从演唱形式讲属民间小调)。民间小调亦可称为故事歌,一般都讲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月儿落西下》讲述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凄美爱情故事。其表现形式多为一人独唱,情真意切,委婉缠绵,感人肺腑。

《月儿落西下》全诗684行,表现手法多为赋、比、兴。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对仗工整,颇具文学韵味。上下两个乐句反复咏唱。音乐旋律优美、流畅,贴近生活。在悠扬婉转、深情哀怨的唱腔中,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月儿落西下》由八部分组成,包括序、五香酒、十绣、十写、十劝、十送、十许和十二月,其内容有想郎、望郎、待郎、恋郎、怨郎、劝郎、送郎、许郎直到姑娘相思而亡,完整的讲述了一个封建时代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禁区,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为真爱而献身的感人故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原来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月儿落西下》传承人高度濒危,亟待抢救保护。

巴中人善歌舞,典籍文献记载甚多。最早可算《左传》:“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途倒戈,故世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之记载。唐朝刘禹锡有竹枝词写道:“栽秧薅草鸣锣鼓,男男女女满山坡,背上儿放阴凉地,男叫歌来女接歌”。巴山地区是我国南北民族民间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南北民族民间文化交融后便产生一种具备南北文化特点的新的民族的民间文化。《月儿落西下》就是北方鼓子词与南方曲词交融的产物。

《月儿落西下》这类唱词作品为我国北方明代时期出现的鼓子词,多为民间艺人创作。演唱时击鼓为拍,流传到南方后又成为民间的“花鼓”演唱,用小鼓小锣伴奏击拍。民间艺人演唱时将小鼓小锣系在架子上,将木棰用绳索联起来用手拉扯进行打击,形成鼓锣齐鸣的一种特殊的伴奏击拍演唱,解放后在巴山民间十分普遍。另一种即与南方小调曲词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十分普遍流传的具有南方特点的里巷之曲,最为典型不过《月儿落西下》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词组结构相同,演唱的曲调相同。演唱地点少在山野,多在夜晚民间做院活抹包谷、拈棉花、纺手车线等家务活时吆喝,达到除劳、散心之目的。明清及民国时期有木刻版本和手抄本流传,而且变文、异曲较多。